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簡牘學研究下
Studies in Bamboo Strip Research(2) 
開課學期
99-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中國文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徐富昌 
課號
CHIN7286 
課程識別碼
121 M0622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14:20~16:20) 
上課地點
文研討室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簡牘學研究」,以「出土簡牘及其相關研究」為主要講述與討論的對象。簡牘現世,乃晚近四大史料之一。考其所以發現,與歐人中亞考古密不可分,其後國人田野考古亦興,簡牘出土浸多,而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遂得相互徵補。故自清末以迄,研究者日多,遂為國際顯學。
竹木簡策之用,為時甚早。其在殷周,已有典有冊,惜無出土實物以為參證。簡策之出,稽諸史載,凡數出,而以《漢書•藝文志》所載「孔壁竹書」為最早。孔壁古簡之外,《論衡•正說》亦記宣帝時,河內女子於老屋得古文書,其後,抇掘之事屢興,或於墓冢,或於山林,或於關障,古簡頻出。見諸史載者,計凡汲冢竹書(戰國簡)、襄陽竹簡(戰國簡)、嵩山竹簡(漢簡)、延陵木簡(漢簡)、居延竹簡(未知)、天都木簡(漢簡)、陝西木竹簡(漢簡)等七出,然大都散漫朽敗,隨出隨滅,原物均不傳世。
近世所出則蔚為大觀,如西北邊陲所出之敦煌、樓蘭、羅布淖爾、居延、武威、甘谷、馬圈灣等漢簡;內地所出之臨沂、長沙、江陵、阜陽、定州、尹灣、北大(整理中)等漢簡;此外,尚有雲夢、青川、里耶、天水放馬灘等秦簡;包山、望山、九店、郭店、上博、清華(整理中)等楚簡;及樓藍尼雅漢晉木簡、南昌三國吳墓、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南昌M1號晉墓等三國兩晉簡。其數量之鉅,內容之博,空間之廣,實非前代著錄所能及也。
大抵而言,簡牘內容涵蓋甚廣,於書籍則有經、史、子、集及曆譜、日書、方術、醫書等;於文書則有詔書、律令、遣策、簿籍及檄、符、函等。而以之考訂歷史、校定經籍,及明文字之演化變革,推書籍制度之變遷者遂眾。簡牘學之相關研究大抵有兩大面向,其一為簡牘本身之整理研究;其二為以簡牘為材料開拓典籍史、思想史和中國史方面之研究。換言之,包含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兩個方面。基礎研究者,要以發掘報告、圖版、釋文、注釋、語譯、索引、字編、參考文獻和論著目錄等為主。應用研究者,主要以應用新出土簡牘資料(包括文字記載、實物以及器物、遺址、墓葬等)與傳世典籍,研究當時之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典籍、文化乃至於民族關係、中外關係、語言、文字、書法等各方面。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十九世紀末以來,大量甲骨、青銅器、簡牘、帛書等文獻資料紛紛重見天日,王國維曾謂:「古來之新學問起,大都由於新發現。」王氏並倡「二重證據法」,影響深遠,無論語言文字學、歷史學、哲學,或文獻學、校勘學等領域皆極重視出土文獻之學術價值,並以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證發。總之,簡牘實為上世紀新發現之重要材料,於歷史、思想、典籍及相關學科研究之研究進程,深具影響。既澄清眾多懸而未決之舊問題,亦提出並解答不少新問題,使學術史之研究更加明晰。而自王氏以降,新出材料大都以文書檔案、日書方技或小學書為主,古籍文獻僅零星出土,如1957年河南信陽出土了有關墨家、儒家內容的楚簡及1959年出土的甘肅武威《儀禮》的漢簡。然自上世紀八○年代以來,以簡帛為主之出土文獻,轉以古籍文獻為大宗,考古工作獲得重大突破。大量先秦、秦漢久已失傳之佚籍的出土,令人嘆為觀止!如1972年的銀雀山漢墓竹簡,主要內容為《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尉繚子》、《六韜》、《晏子》、《守法守令十三篇》等,分見於今本和佚書類。又如1973年定州漢簡的《論語》、《儒家者言》、《哀公問五義》、《保傅傳》、《太公》、《文子》等,及馬王堆帛書之《老子》甲、乙本、《五行》、《九主》、《明君》、《黃帝四經》、《周易》、《春秋事語》等二十多種古籍。又如1977年阜陽漢簡《蒼頡篇》、《詩經》、《周易》、《萬物》、《呂氏春秋》等十多種古籍。又如1993年郭店楚簡的《老子》甲、乙、丙三組、《太一生水》、《緇衣》、《五行》、《魯穆公問子思》、《窮達以時》、《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成之聞之》、《六德》、《尊德義》、《語叢》等十餘種儒、道古籍。此外,1994年由香港購得之上博楚簡,目前已發佈者,內容有:〈孔子詩論〉、〈 緇衣〉、〈性情論〉(《上博楚竹書•(一)》);〈民之父母〉、〈子羔〉、〈魯邦大旱〉、〈從政〉(甲篇、乙篇)、〈昔者君老〉、〈容成氏〉(《上博楚竹書•(一)》);〈周易〉、〈中弓〉、〈亙先〉、〈彭祖〉(《上博楚竹書•(三)》);〈采風曲目〉、〈逸詩〉、〈昭王毀室-昭王與龔之脽〉、〈柬大王泊旱〉、〈內豊〉、〈相邦之道〉、〈曹沬之陣〉(《上博楚竹書•(四)》);〈競內建之〉、〈鮑叔牙與隰朋之諫〉、〈季庚子問於孔子〉、〈姑成家父〉、〈君子為禮〉、〈弟子問〉、〈三德〉、〈鬼神之明-融師有成氏〉(《上博楚竹書•(五)》);〈競公瘧〉、〈孔子見季 桓子〉、〈莊王既成- 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平王與王子木〉、〈慎子曰恭儉〉、〈用曰〉、〈天子建州〉(甲、乙本)(《上博楚竹書•(六)》);〈武王踐阼〉、〈鄭子家喪〉(甲、乙本)、〈君人者何必安哉〉(甲本、乙本)、〈凡物流形〉(甲本、乙本)、〈吳命〉(《上博楚竹書•(七)》)等篇。凡此種種,皆關涉傳世典籍或佚失典籍,對典籍之考索深具意義。有些學者認為這些簡牘(或帛)古書甚至可以改寫中國學術史,或重寫中國學術史,其重要性由此可知。
今日,研究古史、面對古籍,不可對出土簡牘視而不見,忽略簡牘所提供之相關信息,輕則研究缺乏新意,重則所得訛誤多出。陳寅恪曾云:「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治學之士,得預於此潮流者,謂之預流,其未得預者,謂之未入流。此古今學術史之通義,非彼閉門造車之徒,所能同喻者也。」而出土簡牘既為上世紀至今之新材料,簡牘研究亦為本世紀之新潮流、新顯學,研究參與,此其時也。
 

課程目標
本課程在一學年的課程中,扣除期中、期末考二週,共上下學期三十二週,故設計為三十二講次。授課及討論之主要內容如下:「緒論」、「簡牘之出土與整理」系列(一∼四)、「簡牘與簡牘學」系列(一∼二)、「簡牘之形制與使用」系列(一∼二)、「簡牘文字綜論」系列(一∼二)、「簡牘文字之形體變化」系列(一∼四)、「簡牘辨偽、流失與搶救」、「簡牘文書與簿籍研究」系列(一∼四)、「律令類簡牘研究」系列(一∼三)、「日書類簡牘研究」系列、「簡牘古籍、佚書與學術思想研究」系列(一∼三)、「出土簡牘與文學史研究」系列(一∼三)、「簡牘古書與傳世典籍之異文研究」、「總結─簡牘整理研究及其回顧與展望」等三十二講次為內容,以期引領同學進入簡牘學研究之領域。
 
課程要求
成績評量:課程討論30%,學期報告7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丁原植:《郭店楚簡老子釋析》(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
丁原植:《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楚簡整理小組:《戰國楚簡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楚簡整理小組,1976-1977年)。
王重民:《敦煌古籍敘錄》(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 輝:《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王 輝:〈王家臺秦簡《歸藏》校釋(28則)〉,《江漢考古》(2003年)。
王 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白於藍:《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李均明:《簡牘文書學》(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均明:《古代簡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李 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
李 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 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局,2004年)。
李運富:《楚國簡帛文字構形系統研究》(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灣: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周祖謨:〈古籍校勘述例〉,《周祖謨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3年);又收入周祖謨:《文字音韻訓詁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屈萬里:《漢石經周易殘字集證》,收入《屈萬里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吳辛丑:《簡帛典籍異文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
吳九龍:《銀雀山漢簡釋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林忠軍:〈王家臺秦簡《歸藏》出土的易學價值〉,《周易研究》(2001年)。
胡平生、韓自強:《阜陽漢簡詩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涂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高 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本,1996年)。
高 明:《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徐富昌、葉國良、鄭吉雄:《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徐富昌:《簡帛典籍異文側探》,(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徐富昌:《武威儀禮漢簡文字編》,(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袁仲一、劉鈺:《秦文字類編》(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郭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張守中:《包山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張守中:《郭店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張光裕、袁國華:《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張光裕、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
張顯成:《簡帛文獻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松長:《簡帛研究文稿》(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
陳振裕、劉信芳:《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
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曹旅寧:《秦律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曾憲通:《長沙楚帛書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湯餘惠等:《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硏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
黃文杰:《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黃德寬、何琳儀、徐在國:《新出楚簡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
董洪利:《古籍的闡釋》(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楊寬:《戰國史》(增訂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楊澤生:《戰國竹書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
趙平安:《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廖名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大鈞:《今、帛、竹書〈周易〉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劉信芳:《簡帛五行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劉信芳:《荊門郭店竹簡老子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廈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騈宇騫、段書安:《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資料篇、論著目錄篇)》(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騈宇騫:《簡帛文獻概述》(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
鄭有國:《中國簡牘學綜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歐陽禎人:《郭店儒簡論略》(臺北:古籍出版社,2003年)。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
龐樸等著:《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2年)。
韓自強:《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魏啟鵬:《簡帛〈五行〉箋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學期報告 
70% 
 
2. 
課程討論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第一講 緒論
1–1、簡牘學研究課程說明(含義、範圍、目的與效用)
1–2、簡牘學相關研究之簡介
1–3、簡牘學參考書目簡介 
第2週
  第二講 「簡牘之出土與整理」系列之一
2–1、載籍箸錄之古簡
2–2、近世出土之簡牘之「戰國簡牘」 
第3週
  第三講 「簡牘之出土與整理」系列之二
3–1、近世出土之簡牘之「秦系簡牘」
3–2、近世出土之簡牘之「兩漢簡牘」1 
第4週
  第四講 「簡牘之出土與整理」系列之三
4–1、近世出土之簡牘之「兩漢簡牘」2
4–2、近世出土之簡牘之「三國兩晉簡牘」 
第5週
  第五講 「簡牘之出土與整理」系列之四
5–1、近世出土之簡牘之「兩漢簡牘」2
5–2、近世出土之簡牘之「三國兩晉簡牘」 
第6週
  第六講 「簡牘與簡牘學」系列之一
6–1、出土簡牘與簡牘學
6–2、王國維、勞榦、陳夢家等前輩之相關研究 
第7週
  第七講 「簡牘與簡牘學」系列之二
7–1、港臺與海外學者之有關研究
7–2、大陸學者之有關研究 
第8週
  第八講 「簡牘之形制與使用」系列之一
8–1、簡牘的形式與稱呼
8–2、簡牘的材料與書寫 
第9週
  期中考
期中考週(11/08─11/14) 
第10週
  第九講 「簡牘之形制與使用」系列之二
9–1、簡牘的編聯與容字
9–2、簡牘的題記與符號 
第11週
  第十講 「簡牘文字綜論」系列之一
10–1、戰國楚系簡牘文字之特徵
10–2、戰國楚系簡牘文字之書風 
第12週
  第十一講 「簡牘文字綜論」系列之二
11–1、秦系簡牘文字之特色
11–2、漢晉三國簡牘文字之特色 
第13週
  第十二講 「簡牘文字之形體變化」系列之一
12–1、簡牘文字之簡化
12–2、簡牘文字之繁化 
第14週
  第十三講 「簡牘文字之形體變化」系列之二
13–1、簡牘文字之異體字
13–2、簡牘文字之古今字 
第15週
  第十四講 「簡牘文字之形體變化」系列之三
14–1、簡牘文字之假借字
14–2、簡牘文字之訛誤字 
第16週
  第十五講 「簡牘文字之形體變化」系列之四
15–1、簡牘文字的釋讀與研究
15–2、簡牘文字的釋讀與研究舉例 
第17週
  第十六講 簡牘辨偽、流失與搶救
16–1、簡牘辨偽研究
16–2、簡牘之流失與搶救 
第18週
  期末考
期末考週01/10─01/15